资源
期刊
核心课程
图书
关于我们
奉献
奉献
菜单
分类
栏目
文章
书评
访谈
问答
来信
建立健康教会
I. 释经讲道
II. 纯正教义
III. 福音信息
IV. 悔改归主
V. 布道事工
VI. 成员制度
VII. 教会纪律
VIII. 门训辅导
IX. 教会带领
教会与文化
隐私条款
其他的模式
什么是健康教会的九个标志?
什么是九标志事工?
九标志事工做什么
简体中文
正體中文
English
Español
Português
РУССКИЙ
ЎЗБЕКЧА
دری
FRANÇAIS
Romanian
Polski
资源
期刊
核心课程
图书
关于我们
语言
V. 布道事工
V. 布道事工
支持 九标志
我们的工作是由我们的读者的慷慨解囊所促成的。
立即捐助
本月热门
用节假日招待单身朋友
像基督徒,超过像民主党或共和党
平约瑟:不当得的好评
所有栏目
文章
书评
访谈
问答
来信
我们如何培训女性来教导
David Helm
,
Robert Kinney
,
Colleen McFadden
|
2020-09-17
牧师应带头发展致力于为女性提供培训的圣经事工。他们应该为自己的教会做准备,并在女性中为此设立异象,确保由女性进行培训,同时甚至愿意建立对女性开放的有薪职位。
五处关键经文和教牧应用
P.J Tibayan
|
2020-06-29
那我们该怎么牧养?祷告男人在爱和带领上成长。为教会的婚姻文化祷告。祷告喜乐顺服神。教导妻子,他们顺服丈夫是表明他们顺服基督。宣讲顺服的美善和在基督里牺牲之爱带来的喜乐。清晰、不断地定义合乎圣经、以基督为中心的爱。定义圣洁的目标。要警醒,因为撒但甚至会滥用圣经的教导。督责男人去爱、带领和服侍。装备成员在当下的处境中顺服和爱。在婚姻的挑战中辅导成员。为了妻子的圣洁,以谦卑带领和爱作榜样。你是否在爱和服侍自己妻子方面成长?你喜悦看到她在圣洁上成长吗?
新约圣经中女子的七种服事
Jonathan Rourke
|
2020-06-25
教会中敬虔的女子被呼召去教导和训练年轻的女子(多2:3-5)。她们甚至有符合圣经的例子来显明这个目的(彼前3:4-5)。我们都熟悉箴言31章中描绘的女子,她是女性品格和多结果子的一个典型。然而,就算是只展现出一般意义上的忠心,被圣灵充满的女性也可以为很多代人带来益处。
教会聚会中应该包括哪些祷告?
|
2019-09-17
教会聚会中的祷告有两个目的:第一,向上帝献上合宜的敬拜;第二,教导会众如何祷告。
书评:传福音与神的主权 作者:J.I.巴刻
Mark Carrington
|
2019-05-07
如果神是有主权的,那我为什么还要去分享福音呢?如果他在实行拯救,那何必又去传福音呢?对我来说,使神的主权与我传福音的责任彼此调和,并非易事。这是一场信仰危机,在三年的时间里时起时伏。 圣经里怎么会教导说,神在拯救上拥有主权,同时我们还必须要传福音呢?
相信特定的救赎?那就火热传福音和差派宣教士吧
Greg Turner
|
2019-04-26
我们福音事工的效果并不在乎我们的聪明才智或说服力,而是在乎权能的主,他不仅提供救恩,也实际上施行救赎。没有过于坚硬的土,也没有太抗拒的族群。在看似抵挡的族群中的宣教工作之所以可能,乃因为耶稣的死实际上且确实拯救了那些族群中特定的罪人,而且神的主权是宣教士从事如此使命的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
特定救赎和教会成员制
Stephen Wellum
|
2019-04-26
特定救赎跟教会的本质有什么相干?答案是息息相关。如果我们的主是新约的中保,并且他的子民是一群重生、忠信的人,那么就很难把新约的民众当成一个像旧约的以色列一样的“混合”的社群,至少按着圣约的设计是这样的(当然,教会有时会错误地接纳非信徒)。我们的主,作为大祭司和新约的中保,只代表那些在圣约群体中的人,约中的人是由重生、忠信的民众构成。
与国际宣教差会执行副总裁的对话
Sebastian Traeger
|
2018-05-21
宣教任务属于教会。IMB的存在是为了装备和支持教会差派宣教士。我们不希望在差派宣教士这件事上取代教会,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伙伴。
每一位基督徒都是宣教士吗?
Ken Caruthers
|
2018-04-25
不管我们使用怎样的标签,让我们重新定意跟随我们人生的主宰和生命的救主,并去完成神使命中属于我们的那一部分。当我们顺服祂的时候,我们都会和福音一起跨越某些障碍。神将会把我们中的一些人从我们原本所在的地方连根拔起,这样我们便能够顺服祂,并带着能够消除一切障碍的福音去往那些目前福音未及的地方。在传统的用法中,虽然那些留在本地的和远走他乡的人在传福音时都很顺服,但只有后者被称为“宣教士”。但二者同样必要。
被十架塑造的呼召
Tim Keesee
|
2018-04-25
我最常听到的“宣教呼召”是一个坚定的生命为之改变的信念,耶稣活着,活在当下——这是他们和大马士革路上的保罗共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正因如此,无论他们是在阿富汗还是中国还是非洲服事,我频频听到的就是,“来这里只是我跟随耶稣的下一步。”尽管他们已经感受到十字架压伤的痛苦,但他们也已经瞥见了耶稣,并奋起跟随。
查看更多
正在载入中...
对不起,没有找到相关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