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文章
文章
“我耗尽了——然后留了下来”

“因为它不明白神的话。”

这是当有人在我们的季度成员会议上问到为什么教会地下室的电扇总是嗡嗡作响时,我们的执事会主席一本正经的回答。

高兴地到达

我 1992 年 7 月来到现在的教会。十年来,我们的聚会以爱、合一、以及友善却有些老掉牙的幽默为标志。当然,教会不是乌托邦。我们是罪人,有时会伤害和冒犯彼此。矛盾仍会产生(就像在别处一样),但我们通常很快就能解决分歧,然后充满喜乐地关心属神的事。在我在教会服事的头十年里,我们专注于通过传福音和门徒训练在恩典中成长。教会一直以来保持着规模适中,大多数成员充满平安地享受与主和彼此的关系。

回想起来,我为自己当时没有珍惜这个平静安稳的生命阶段而感到遗憾。即使我在 1992 年之前已经服事多年,我仍然对教会合一抱着天真理想的看法,没有意识到它是多么短暂且脆弱。我经常听到我的牧师同胞们谈论他们在会众中感受到的持续张力,还有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沮丧。我尝试着表示同情,但自己就是无法感同身受。

争战的时刻

“因为他们不明白神的话”,这简短回答了我们如何从一群追求和睦的人变成了善于彼此“争战”之人。俗话说,下雨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你屋顶的状况有多糟糕。2002 年,毫无预警地,挪亚时代级别的大雨在我们的地方教会上倾泻下来,这包括种种分歧、八卦、背叛、诬告、公开爆发的愤怒,以及弥漫的不信任感。

然而,把皮肤下肿瘤暴露出来的那把手术刀毫不起眼:一个忠心的成员单纯地要求更新教会的章程。它们于 1933 年定下,自那以后就几乎没有被修改过。要想阅读,审视,并在必要时修改它们,我们首先需要找到它们。最终,在一堆无关紧要的文件底部,我们发现了一份抄本——也许是唯一的抄本。这份抄本的有些用词过时到我们需要罗塞塔石碑来破译其内容。

没有人认真对待这项任务。现在看来,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我们(主要是我)的马虎和对细节的忽视是导致不信任产生的原因。虽说是这样,即使我们当时认真对待这份章程的修订,教会中的癌症最终也会扩散并显露在众人面前。

当我们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以反映我们教会的教会论时,我们却被指控策划阴谋,试图摧毁教会。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指控来自那些原本非常支持教会领袖的人。

这场冲击如此具有破坏性和戏剧性,以至于我,出于各种实际目的,不干了。严格说,我没有正式辞职,因为我没有提交实际的辞呈。但我开始不遗余力地寻找,并想要到另一间教会去。

以前,我特别坚持自己神学上的认信。然而,当我开始搜寻新的教会时,这些立场被抛诸脑后。我上网后发现了一个通用的牧师招聘网站,并寄出了大量的简历,几乎没怎么考虑教义和神学。我已经精疲力竭了,去哪儿都没关系,只要能快点找到一个逃离出口就行。

我的崩溃不是由身体疲惫引起的。休一段长假的想法从来没有吸引过我。我的崩溃也不是出于服事没有成效的沮丧。靠神的恩典,我们看到了源源不断的拯救、洗礼和神在圣徒中施恩的证据。简单说吧,使我精疲力竭的,是教会内部无休止的纷争。

所以,我觉得我必须考虑下一步了。然而,我投出的所有简历只有一封得到了回复。一间奉行“目标导向”原则的教会给了我面试的机会。我忽略他们教义上的问题,尽力展示我自己,拼命地想要被聘请。值得庆幸的是,那个教会不想要我。于是,为了养活我的一家,我还是留了下来。

与此同时,在教会内部的斗争中,那些反对长老领导的人声音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有影响力。然而,这些人的威胁性远不如那些与我们表面和睦却暗中为敌的人。我们开始将成员(基督的羊!)分门别类,在我们的长老会议中称他们为“朋友”或“敌人”。我们觉得好像任何人都不能完全相信。我们像是在一辆失控的货车上,唯一的目标是幸存下来。

十年来,我每周都尽我最大的努力传讲、教导并强调圣经的重要性。我活在一种错误的假设之下,那就是只要我不断地呼吁人们顺服圣经的要求,我们的教会就能杜绝从内部垮塌的风险。我一度认为,如果我们用圣经的章节来解决争议,那么教会将会安然度过这场风波。

但后来,我们发现我们的批评者并不明白圣经,他们也不认为圣经是解决神学问题的手段。我意识到,像我们这样的福音派教会是多么容易嘴上说“圣经是神无误的话语”,实际上却让步于实用主义和“人视为正确的方式”。

这些发现清空了我们最后的弹药。如果 1933 年的教会章程真的比圣经更具权威,那么我们就失去了这本圣灵默示的教会手册和所有防备攻击的手段。

作为长老,我们满怀爱心地试图用圣经经文与反对者对话。可他们就算没有完全充耳不闻,也差不多了。“不要和我们玩圣经连连看游戏”,他们这样说,并把这句话写在他们的盾牌上,继续同我们战斗。

如果你夺去一位牧师手中的圣经,他还怎么存活?若神的话语被消弱,他就会像烟花一样,迅速燃尽。

学到教训

“因为我不明白神的话。”

这就是让我在这困境无能为力的根本原因。就圣经讲述的事实、故事和主要教义来讲,我明白神的话。但就教会治理来说,我并不真正明白神的话语。长老们本身都是敬虔、忠心、且正直无指摘的人,也有着广博的圣经知识。

但是,我们对于成员制、教会惩戒、教会论和长老带领的会众制等教义的关注都相对不足。当我考查今天福音派教会的情况时,诚实地说,我们教会的信仰即使在危机时期与大多数教会相比也是比较稳固的。然而,这样小小的安慰在现实的风暴面前没有什么帮助。

现在回想,我相信如果我们在确认教会成员的过程上更加慎重,如果我们对犯罪者一开始就施以带着爱心的教会惩戒,那么我们或许可以避免一些让人悲哀的情形发生。

我们有缺陷的教会论在之前平安的十年里从未给我们带来切肤之痛。神过去和现在对我们的教会都充满怜悯。他的怜悯和慈爱不仅体现在祂给了我们十年的平安,也不仅是让我们内部的斗争最终平息,更体现在祂允许这场风暴撼动我们的教会。

就我个人而言,那段崩溃和痛苦的时间教会了我如何对牧师同胞们表示同情。我在牧养一间充满平安的教会时隐藏的罪恶骄傲被显露出来,随之而来的是悔改的恩典。在没有慎重考虑由罪人组成的会众的软弱天性之前,我不再急躁地、鲁莽地、大胆地向其他牧者提建议。此外,这场试炼使我们严肃对待我们的教会论,并在日后的决定中更加警醒。

这场可怕经历给我自己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它使我更加亲近主自己。这场危机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我们作为教会的长老做了一些聪明的探索或采取了一种扭转局势的策略。恰恰相反——我已经在情感上精疲力竭了。我事奉的油箱已经空空如也。“耗尽”不是一个圣经术语,但它很好地描述了我的感受。

职分是争战

那么,幸存的秘诀是什么?

“因为我认识神的话,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

这才是最终的答案,解释了我们的枯竭最终是如何被更新的喜乐和火热所取代。我无法具体地告诉你,我们的教会如何转危为安,回到充满和睦和爱心的状态。

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之所以能够幸存下来,完全是因为耶稣基督自己!我就像耶利米一样,完全准备好放弃:“我若说,‘我不再提耶和华,也不再奉祂的名讲论’,我便心里觉得似乎有烧着的火闭塞在我骨中,我就含忍不住,不能自禁。”(耶 20:9)。

我想要放弃,但主不允许。如果这事取决于我,那我早就离开了。所以,我不想把自己当作在牧会挣扎中坚忍到底的一个例子。事实上,我恰恰是反例。

保罗在他最后的书信中很好地阐释了我们牧养的呼召。他告诉提摩太要“尽你的职分”。概览《提摩太前后书》,我们会发现“职分”经常涉及教会内部的斗争。在我开始实际服事之前,我认为它是由学习、讲道、教导、传福音和门徒训练组成的。这是一个准确但非常不完整的列表,我们的职分也涉及争战。

可以肯定的是,攻击来自于世界,但更致命的攻击来自于信徒同胞们。保罗最后的话表达了这种令人忧伤的情形:

你要赶紧地到我这里来。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挞马太去;独有路加在我这里……铜匠亚历山大多多地害我,主必照他所行的报应他。你也要防备他,因为他极力敌挡了我们的话。(提后 4:9-11a,14-15)

保罗在第 16节 总结了他的失望:“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如果保罗作为也许是曾经活在世上的最伟大的基督徒,相对孤独地经历了这些试炼,那么我知道我经历的小挫折便微不足道了。

尽管当时,它们对我来说有如泰山压顶。我留下来单单因为“主站在我旁边”(提后 4:17a),就像保罗对提摩太说的那样。

在某种程度上,主通过许多人的支持与我站在一起。我的长老、我的家人、以及教会中许多的人一直保持着勇敢和忠心。我仍然非常感激他们的支持。

但最终,我幸存的根本原因是耶稣自己作了我的份,我的引导,我的安慰和我的磐石,哪怕我周围的世界地动山摇。我常常独自一人坐着流泪,身体颤抖,无法入睡,心里忧闷,正是在这些黑暗的时刻,基督支持我并让我继续坚持下去。

这就是为什么我前面说,神充满慈爱地允许我们教会产生这样的风波。如果没有让我精疲力竭的试炼,我本人就不会切身经历基督在牧者力量软弱时扶持他们的那种怜悯。这种带着主观性的拯救是基督通过祂的圣灵所赐予的,同时也深深扎根在客观不改变的福音真理上。

在这场危机发生两年后,牧师迈克·布尔默(Mike Bullmore)的一篇讲道向我介绍了关于福音功能性中心地位的荣耀真理。耶稣为我而死,现在作为我在神面前的中保而活,这不可动摇的事实成为激励我生命和事奉的首要真理。

因此,对于任何可能处于耗尽状态的人——不管是由于疲惫,事工表面上没有成效,矛盾冲突,还是其他困难——请注目耶稣。请呼求耶稣。请亲近耶稣。请转回到你最初爱的那一位,思想那荣耀的福音,以及它为那些被赎买的人带来的浩大福分。认识道成肉身的基督,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答案——更是唯一的答案,唯有它能胜过服事中的耗尽。

许可声明:你可以各种形式使用、复制与分发本文,但不允许修改文中内容(更正翻译错误除外),不允许收取超过复制成本的费用,并且分发不得超过 1000 个拷贝。如果要在网络或邮件中转贴,请务必保留原文与译文链接。任何例外需征求九标志中文事工的许可。

请在分发时保留本许可声明。


翻译:刘成壁。原文标题与链接:“I Was Burnt Out—And I Stayed In”

作者: Ed Moore
2018-11-20
教牧事工
五十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