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栏目
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腓 3:8-11)
每位牧者都知道,至少在理智上都明白灵修生活对灵命兴旺至关重要。然而,正如任务栏上同时打开的多个窗口所显示的,牧师的时间几乎被讲道预备、辅导关怀、邮件往来、长老会议、同工会议、各类研讨会等事工填满,甚至超出数倍。然而,他也深知,若不每日与主亲近,他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徒有其表。
那么,为什么灵修生活如此重要?我担心的是,一位牧者或许能够意识到健康灵修生活的必要性,但确保自己履行这一操练的动机却可能是不健康的。讽刺的是,我们渴望丰富灵修生活的许多错误动机,恰恰是灵修本应帮助我们破除的。
保罗在《腓立比书》第 3 章中热切宣告,在牧者的生命中,没有什么比持续追求基督更重要。牧者最根本的需要(即便是使徒也是如此),与所有基督徒最根本的需要完全相同——那就是与耶稣基督建立并维系一份真实、活泼的关系。
对于那些因信而灵魂得救的人,基督是,且始终是他们的太阳、磐石、生命、粮食——无论在今世,还是直到永恒;祂是一切美善、有益、可爱、可慕的源头。他们一切属灵与永恒的生命、光明、能力、成长、安慰和喜乐,皆从祂而来,因祂而有,并藉着祂得着;他们的永恒救赎亦在于祂……
正因如此,凡以基督为至宝之人的一生,皆以认识祂为首要目标——认识祂的位格与救赎之工,其中彰显了神的智慧、恩典与慈爱,这正是圣经所启示的“永生”(约 17:3)。他们全然信靠祂,将自己灵魂永恒的归宿交托于祂;他们全心全意地爱慕并尊荣祂;他们竭力效法祂,使自己在祂所显明的神圣良善与圣洁上与祂相似。基督教信仰的精髓、生命、能力、荣美与功效,皆蕴藏于此。若无这些核心本质,信仰无论外在如何华丽,都不过是毫无益处、死气沉沉的空壳。[1]
若我们立志追求基督,就必定追求活泼的灵修生活。“因我们行事为人是凭着信心,不是凭着眼见”(林后 5:7)。这信心乃是藉着忠心聆听神的话语而生,因此,灵修生活对我们信仰的持守至关重要。我们藉着神的话语在基督里得饱足。
“若我们渴望与基督联合并与祂相交,就必多思想祂,多向祂说话,多与祂交通。因此,那些日复一日却不在密室中向神倾诉,也不在祂里面安慰自己灵魂的人,又怎能说他们对神存有敬爱之心呢?因为爱是愿意分享的;若一个灵魂活得与造物主疏离,又怎能说祂渴望与神相交呢?我们怎能说自己爱一位我们从未认真与之交谈的人呢?”[2]
这应当成为我们灵修生活的目标——藉着神的话语,透过祷告、唱诗、默想及各样合乎圣经的方式来追求基督。若要如此行,我们必须效法保罗在《腓立比书》第 3 章的榜样,省察自己肉体所夸耀的一切,并视之为粪土(新国际圣经译本对 “skubala” 这个词的翻译尤为委婉)。
那么,根据《腓立比书》第 3 章,追求基督意味着什么呢?
牧者之所以蒙神赐予恩赐,是为了成为基督教会的祝福。然而,我们容易受试探让本应为恩赐而摆上的感恩转变成沾沾自喜。
那七十个人欢欢喜喜地回来,说:“主啊!因你的名,就是鬼也服了我们。”耶稣对他们说:“我曾看见撒但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我已经给你们权柄可以践踏蛇和蝎子,又胜过仇敌一切的能力,断没有什么能害你们。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路 10:17-20)
当我们惊叹神如何藉着我们彰显祂的大能时,往往会忘记基督自己才是更伟大的那位。我们忘记了救赎之恩是何等伟大,使我们能够永远认识基督。
人心是如此地倾向律法主义,若不持续默想神在基督里所赐的恩典,我们便会误以为自己的属灵成就反映了自己的属灵光景。然而,追求基督的结果恰恰相反,它让我们看见,任何属灵的健康都唯独在基督里,任何事工的成功也唯独在基督里。因此,一切荣耀都当归于祂。
若我们不明白灵修生活的核心乃是追求基督,就可能把事工中的恩赐发展视为灵修的最终目的。我们渴望更熟悉圣经,以便更有效地牧养群羊;我们渴望更多祷告,以便事工更加兴旺;我们渴望操练敬虔,以便成为众人的榜样。这些固然都是美好的愿望,但若它们取代了“以基督为灵修的终极目标”,那就本末倒置了。耶稣自己必须是我们最高的渴慕!
“一个真正的圣徒,当他得享神与基督甘甜的荣耀启示时,他的心会完全被所见之荣耀所吸引,以至于不会在那时回头审视自己,也不会停下来细想自己的所得。他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让自己的目光从那令人倾倒的景象上移开,转而回顾自己的经历,或是花时间盘算:‘这实在是多么高深的领受!我现在有多少美好的见证可以与人分享啊!’”[3]
我们的肉体甚至会将对真神的敬拜变成偶像。我们会停止敬拜基督,而开始敬拜“敬拜基督”本身。撒但巧妙地扭曲我们的心思,使我们只专注于手段,而忘记了最终的目标。我们追求的变成了灵修生活本身,而非借着灵修生活来追求基督。我们或许每天固定时间灵修,有完备的圣经阅读计划,有条理清晰的祷告日记,并且忠实地执行,但在这一切的活动中,却忘记了最重要的——追求基督。
在本文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探讨追求基督如何体现为追求谦卑、因信称义、属灵的能力、治死罪和天国的盼望。然而,我们必须牢记:这些恩典并非源自我们进行灵修的行为本身,而是单单出于恩典,唯独借着信心得着。
因此,牧者的灵修生活对于他的属灵健康至关重要,并非因为灵修本身是最终目的,而是因为灵修乃是追求基督并彰显其荣耀的主要途径。基督不仅是我们灵修的对象,也是我们灵修的源泉。
这一点看似显而易见,但我们必须强调:认识基督的伟大,正是建立在对基督伟大的认识之上!如今,我们常常听到“今生就能拥有最好生活”的信息,而其中却很少提及研读、颂赞主耶稣本人的重要性——我们往往只是谈论基督“为我们做了多少事”,却忽略了祂是谁。福音的非凡之处不在于“基督因着为我们做了许多事而伟大”,而在于“这位本就伟大的基督竟然怜悯了我们这些罪人”!这位万有之主,竟然甘愿降卑至十字架上,为那些本该定罪的悖逆之人舍命。基督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圣完全的辉煌彰显,祂配得我们单单因祂是谁而敬拜祂!
因此,与认识我们主耶稣基督这无比超越的伟大相比,我们的一切才干和能力都显得微不足道。
温斯顿·丘吉尔曾形容他的政治对手克莱门特·艾德礼(Clement Atlee)是“一个谦逊的小个子,他有许多值得谦逊的理由。”或许,与丘吉尔相比,这样的评价是公正的。然而,当我们与基督相比,我们的确有无数理由当谦卑。因为祂不仅是永恒、无限荣耀的神子,祂甚至降卑自己,顺服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没有什么比基督的十字架更能使人谦卑。当我们默想并追求基督的降卑和受死时,我们的心志必须与祂一样。
在《谦卑:真正的伟大》(Humility: True Greatness)一书中,马西结(C.J. Mahaney)列出了一系列“削弱骄傲、培养谦卑的实用方法”。他写道:“对我而言,在这份清单上最有帮助的就是:默想十字架的奇妙。我相信,这对你来说也将是最重要的属灵操练和习惯。要真正认真且刻意地治死骄傲、培养真正的伟大,你必须每天思想那奇妙的十字架——在那里,荣耀之君为你舍命。”[4]
当我们追求基督时,我们就是在追求以福音为中心的生命。我们怎能追求基督却不追求福音呢?福音正是基督心意的核心!在追求基督的过程中,我们会被圣灵光照,认识到自己完全无法凭己力取悦神。当我们真正明白耶稣的伟大,我们对自己所谓的“义”便再无幻想,唯有俯伏在地,与彼得一同呼喊:“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然而,我们将听见耶稣的回应:“不要怕”(路 5:8-10)。祂并非否认我们的不义,而是将祂自己的义赐给我们。追求基督的过程,使我们越来越深地认识到那加在我们身上的基督的义是何等美好。
我发现,当我最灰心丧志,觉得牧会的工作充满疲惫而非喜乐时,我对自己的认识往往已经悄然发生了一种危险的偏移。我忘记了自己首先是一名基督徒,在基督里找到了安息之所。我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尽管我是个罪人,但因着对主耶稣基督的信,我已经蒙神接纳,并在祂面前得称为义。我似乎变得对自己在神的恩典中被收纳为祂的儿女这一事实麻木了,也忽略了祂所赐的圣灵之恩,以及祂在我生命和事工中真实同在的大能。相反,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牧养的工作上。而后,在一种扭曲的逻辑中(毫无疑问,这是撒但的诡计),我开始聚焦于事工的失败、恐惧和挫折。[5]
若要在事工中成为有用的器皿,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自己迫切需要治死罪。我们必须亲自承认自己容易被罪缠累,并深知必须将其脱去。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了,这只有在定睛仰望耶稣——我们信心的创始者和成终者时,才能实现(来 12:1-2)。若我们不以追求基督为治死罪的方式,那么最终,我们必定会靠律法来治死罪。
“这是一场最令人悲哀的战争,是任何一个可怜的人所可能经历的。一个被律法定罪的人,被迫要与罪争战,却没有力量应战。他们不得不战斗,却永远无法得胜。他们像是被敌人的刀剑刺中,注定要被杀戮。律法驱使他们前进,而罪却将他们击退。有时,他们以为自己打败了罪,其实不过是扬起了尘土,以至于看不清罪的存在罢了;换句话说,他们只是被恐惧、忧愁和痛苦这些天然情感所影响,让自己误以为罪已经被制服,实际上却未曾触及它。当他们冷静下来后,便不得不再次投入战斗,而他们以为已经被杀死的情欲,却毫发无伤地再次显现。”[6]
然而,当我们凭信心追求基督时,神已经赐下我们所需的一切,使我们能活出敬虔的生命(彼后 1:3)。在基督里,我们能经历祂复活的大能。
“作为那些热心事奉、为神荣耀劳苦的人,我特别焦急地盼望你们能坚持每天与耶稣亲密相交。因为无论是我们在基督里所领受的恩约福分,还是我们凭信心的工作和因爱心所作的劳苦,一切都取决于祂。我们一切的果子都在基督里。记住祂的话:‘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 15:5)。我们的能力完全来自祂的能力。若我们要有果效地服事,就必须始终依靠祂在我们里面并透过我们所运行的大能。”[7]
当我们认识基督复活的大能时,即便与祂一同受苦,也成为我们甘心乐意追求的喜乐之事。我们并不是为了受苦而受苦,而是因着认识基督,我们愿意与祂联合,知道既然我们与基督有分,就必然要与他一同经历苦难。那时,我们就能以喜乐和荣耀的眼光看待苦难,因我们知道 “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 4:17)。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追求基督时, “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林后 4:10)。在主那奇妙的手中,我们今生的苦难成了恩典的提醒,使我们记得自己已经向这个世界死了;藉着耶稣的复活,我们活着乃是为那永不朽坏、再无痛苦的新天新地而活。
“当竭力操练,使你的心志倾向于以天国为产业与归宿,并切切渴望它,甘愿用这个世界及其一切享乐来换取天国。努力使你的心思完全被天国及其荣耀的福乐占据,以至于当神呼召你离开世上最亲密的朋友和最安慰你的事物,进入天国与神和基督同享荣耀时,你能够满心欢喜。立志行走那通往天国的道路。”[8]
我们深知,这个世界并不值得我们为之而活。牧者尤其应当明白,将生命投资于永恒远比投资于今世更有价值。然而,我们如此行是出于对基督的爱吗?
“如果你可以得到天堂,那里没有疾病的地方,也有你曾经在世上的所有朋友,有你最喜欢的食物,能让你尽情享受你所爱的休闲活动,拥有你见过的最美的自然风光,经历你体会过的所有身体上的愉悦,那里没有人际冲突,没有任何自然灾害……如果基督不在天堂,你还能满足吗?”[9]
在天国里,我们不再需要凭信心追求基督,因为我们将面对面见到祂。今天,我们凭信心追求基督,就是在追求那即将到来的荣耀之日——在那日,信心将成为眼见,基督也必得着一切的荣耀。
当今教会最迫切的需要,是有牧者真正认识耶稣,是有那些先追求基督、然后才追求事奉的牧者。如果追求基督只是通往其他目标(包括是事奉)的手段,那么,我们的牧者就成了偶像崇拜者。保罗在《腓立比书》第 3 章中明确指出,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以得着基督、在基督里被称义为至宝的人,另一种是依靠行为而非恩典,为自己的荣耀而非基督的荣耀而活的人。
教会需要那些首先视自己为羊、竭力追随这位大牧人的牧者,让他们因对基督的委身而引导羊群。
我祷告,这一系列关于牧者灵修生活的文章,能成为对牧者的鼓励,并在实践上帮助他们建立丰盛的灵修生活,持续不断地追求基督。愿我们永不忘记 认识基督耶稣我们主是何等宝贵超越!
译:DeepL/STH;校:JFX。原文刊载于九标志英文网站:The Pursuit of Christ in the Devotions of a Pas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