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书评
书评
从查尔斯·毕列治的《基督教事工》一书中学到的六个功课

查尔斯·毕列治(Charles Bridges)著,《基督教事工:及其无效原因探究》( The Christian Ministry: with an Inquiry into the Causes of Its Inefficiency. Banner of Truth, 1959)(原版于 1830 年出版),400 页。

清教徒改革宗神学院校长周毕克(Joel Beeke)称查尔斯·毕列治的《基督教事工》是“历史上最杰出的牧养神学著作”。为何有此盛誉?我们能从这位近两百年前在英格兰乡村牧会的圣公会牧师身上学到什么?

本文指出毕列治提出的六项核心教训,说明为何此书应成为每一位从事或立志从事牧职者的必读之作。

一、事工的分量与价值

从开篇的第一句话起,毕列治便致力于传达上帝的伟大,以及祂对其子民的荣耀旨意。他在书中写道:“教会是映照神圣品格全貌的明镜,是向宇宙展示耶和华完美属性的宏伟舞台”(第 1 页)。

这种神学视角贯穿全书。毕列治由此指出事工的价值与分量:若教会映照着上帝那难以直视的圣洁荣光,那么基督徒的事奉价值就无法估量。若我们是上帝向世界展现祂完美属性的舞台,那么世上再没有比坚固教会更重要的事业。

阅读毕列治的著作,会让人深刻体认:我们确实正在为主建造一座永恒的圣殿(弗 2:22)。事工中所有的代价与安慰,都必须在这光中衡量。诚然,读者很可能会与托马斯·斯科特(Thomas Scott)一同认信:“我想不出有任何事工能与此相提并论。即便我有千条性命,也愿全部献上于此”(第 23 页)。

二、事工预备之路

在阐明事工的荣耀之后,毕列治进一步指出,我们该如何开始这项呼召。他强调,任何事工预备之路都应包含三项基本要素:研读、祷告与操练(67 页)。(此处“操练”指实际参与事奉。)这三者共同造就一位牧者。毕列治针对每个要素都提供了务实、睿智且平衡的劝勉。

例如,他在篇幅颇长的论述中强调通识学习与神学阅读的重要性(33–50 页),但同时坚守圣经在其中的核心地位。同样,他以最强烈的语气强调祷告的重要:“解经者最首要的资格,就是成为祷告者——他需要那位至高导师的内在教导”(61 页)。然而,他也提醒人要在“明智牧者的督导下”操练所赐的恩赐(66 页)。导师的陪伴能带来那些个人研读或跪祷中难以学得的功课。

若你正寻求一条可靠而现实的事工预备之路,《基督教事工》正是值得信赖的指南。

三、事工的危险与困境

毕列治不仅盼望人们进入事工,更渴望他们结出长存的果子。为此,他探讨了事工缺乏果效的种种原因。

你是否曾对自己所蒙的呼召失去了热忱?是否正渐渐陷入世俗化?是否因迎合他人而在真理上妥协?是否受肉体的诱惑所困?是否贪恋未得之物?是否难以放下劳碌?是否因骄傲而自满?你的个人祷告生活是否枯萎?你的家庭在灵命上是否兴盛?你是否怀疑神今日仍能如昔日那样大有作为?

毕列治分析了这十种危险,指出其中任何一种都可能成为让事工触礁的暗礁。本书在此如同一座灯塔,照亮这些隐患,使我们免于灵命的船难。

四、讲台在事工中的地位

在概述事工全貌并探讨事工无效的原因后,毕列治转向牧者的公共事工,尤其是讲道。对他而言,讲道是“我们工作中最重大的部分——神圣作为的主要推动力——牧养事工最有影响力的引擎”(187 页)。这些篇章再次提醒我们,“奉至高上帝之名站立”(193 页)是何等殊荣。

然而,毕列治不仅重申了讲台的中心地位,他也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更有效讲道的实际指导。他详尽论述了讲章准备的要点与个人风格的养成;并在对讲道属灵气质的反思中,深切呼召我们以胆量、智慧、简明、热忱、勤勉与爱心来传讲神的话语。

五、基督在事工中的核心地位

任何关于事工的著作,都有可能陷入一个危险——沦为通往成功的实用步骤清单,从而忽视事工那更深层、更复杂的属灵本质。然而,毕列治的书虽然极具实践性,却始终未偏离基督——这位属灵宇宙的中心。在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使用类似比喻之前,毕列治就宣告:“若说基督教的教义、恩典或实践中有任何部分与被钉十字架的基督无关,无异于描述一个没有通往大都市道路的村庄”(241 页)。

他敦促我们确保事工中充满基督的印记,并从教义、经验、实践、应用、辨别与决断等方面,指明如何实现这一点。若你渴望在事工的各个领域中持续规划通往十字架的道路,就让毕列治为你指明方向。

六、事工所牧养的群体

毕列治既不偏离基督,也始终关注群羊。他坦然宣告讲道是首要的事工,却也清醒地承认:“当我们走下讲台时,最艰巨的工作往往才刚刚开始”(383 页)。

牧师的职分兼具讲道者与牧者的双重身份。毕列治指出,当我们走入会众中间时,讲台的信息应当如何化为个人关怀的实践。他以“属灵医生”的形象,帮助牧者学会诊断羊群中最常见的属灵疾病,并为每种病症开出恰当的灵性良方。

一定要阅读此书!

这六个功课显示了研读毕列治著作对事工的深远意义。独自细读,可反思自身独特的挑战;与同工共读,可激发事工的对话;在实习或培训中研读,更能装备未来的牧者。

尽管书中某些实践内容反映了毕列治所处的英国国教教区体系,他在谈及浸信会与长老会时偶有轻蔑之辞,但书中显著的优点远胜于这些缺陷。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全书汇集了历代牧者的精辟箴言。当毕列治偶尔未能精准阐明观点或提供新见时,马太·亨利(Matthew Henry)、理查德·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或约翰·欧文(John Owen)等人的引文往往能补足缺憾。

正如有人所说:“传道人有三本书要研读——圣经、自己与会众”(35 0页)。我们当感恩毕列治为我们提供了“第四本书”,使我们能更好地研读那三本最重要的书。


译:DeepL/STH;校:JFX。原文刊载于九标志英文网站:Six Lessons from “The Christian Ministry” by Charles Bridges.

作者: Alex Arrell
2025-11-16
书评
牧者
讲道人
牧养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