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體
书评
书评
书评:《真正的复兴》

译注:本书中文版已由团结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

“我们是怎么到今天这个地步的?”这个问题总是被问到并且富于启发性。然而,虽然我们应该经常问这个问题,但当代福音派并不经常问。

在这本《真正的复兴》里,伊恩·默里娓娓道来,向我们讲述福音派——浸信会、长老会、循道宗等等,到如今是如何一路走来的。

源自复兴

本书标题就扼要地讲了整个故事。从1750年至1858年,默里研究了一百零九年以来,如何理解美国福音派以及传福音的经验从“复兴”演变到“奋兴运动”。

背景:第一次大觉醒

1750年之前所发生的并非不重要。从1735到1740年,在约拿单·爱德华兹、乔治·怀特菲尔德以及其他人在北美殖民地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属灵复兴,史称第一次大觉醒。这一现象由讲道中强调圣经真理所驱动,包括神的圣洁、罪的严重性、人作了罪的奴仆,并且需要圣灵给予新生从而使人可能悔改、相信并得救。

尽管对讲道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一些肤浅的回应,然而当时的人仍视之为真正的复兴。他们相信这场属灵运动是出于神的主权决定将他的灵以深奥非凡的形式浇灌下来,因此产生了基于圣经的传福音的适当方式,并且硕果累累。

爱德华兹和怀特菲尔德的继任者们

默里的故事于是从第一次大觉醒的继任者们开始,就是那些从新英格兰到弗吉尼亚事工的人们,像塞缪尔·戴维斯和亚历山大·麦克沃特等人(一至四章)。这些牧师与爱德华兹和怀特菲尔德的讲道持一样的神学立场,他们个人都受到1735-1740年时间的影响。在整个18世纪下半叶,这些牧师以及跟随他们的人定期从多种方式中经历了神对他们事工的祝福,也值得贴上“复兴”的标签。

复兴:神的恩赐,不能保证结果如何

像他们的前辈一样,这些牧师知道,复兴是神的主权工作,不能以其他任何方式来解释。因此,他们传福音,与罪人一同认罪,为着结果子而祷告就像他们多年来已丰收那样;还有些只有神才知道的原因,他有时显著地祝福这些努力,有时候他并没有。

换言之,这些复兴既不是出于人的计划,也非人的成就。他们没有用任何不寻常或新颖的布道技巧。因此,他们明白这是神的恩赐。

……发展到奋兴运动

然后大约始于1800年,复兴横跨这个年轻的国家,更大范围地爆发了,从肯塔基州和田纳西州的东北方各州到西部各州。并且真正了不起的是,这场大规模的复兴持续保持一种或另一种形式长达30年之久,有充分理由赢得第二次大觉醒的称号。

第二次大觉醒

一开始,人们关于这场复兴想的和上一次一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学和实践的变化开始发生了,最后复兴的结束无异于一场革命。 (关于这部分故事,参见5至12章。)

例如,在1800年肯塔基州的坎恩山脉,肯塔基州长老会户外“圣餐聚会”(这是遵循传统的苏格兰做法)成为了看上去是圣灵的一场重大运动的导火索。聚会很快发展壮大。例如循道宗等其他宗派的牧师们共同讲道。大量与任何教会都没关系的人,不远长途跋涉来听讲道。许多人回应讲道并且唱诗,有时戏剧性地中断。

最终,这些聚会的领袖们在如何回应这些情感过激反应上发生分歧。一些人——大多数长老会——认为这样的表现应当视情况而允许或斥责,而另一些人——循道宗——倾向将其视作神圣灵工作的印证。

从这点来说,循道宗的领袖们在肯塔基州的工作上采取了最初回应复兴的策略,也就是说,长时间户外聚会,并使之成为他们努力带来复兴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更进一步说,这些循道宗的人以及其他一些宗派,将根基建立在一种完全不同的归信教义上,开始专注于向外劝诱,要人立刻对福音做出反应。

两大转变

故事在其他地方沿着相似的路线前行。到了19世纪20年代和19世纪30年代,整个美国福音派里已经发生了两大转变。

首先是关于归信教义的转变。截至1800年,福音派几乎普遍地相信并且传道说神一定按其主权给某人一个新的本性,使他(她)悔改相信。到了19世纪30年代,这被另一种归信的解释广泛取代了,悔改相信完全在于个人自己的能力。

这导致了(在某些情况下,或者说是遵循)布道实践的转变。许多福音派采用了力求立即决志的做法。“忧伤者之座”、 “到祭坛前面来”—讲台呼召、在公众祷告中将负担强加给个人,警告听众立即回应,否则就会失去他们悔改的机会——所有这些做法和其他都源自对归信的新信念,认为个人能力范围就可以实现,甚至影响他人。

结果:奋兴运动

这两个转变的结果是,教会领袖开始认为复兴就是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方法确保完全安全——“适当”是无论做什么只要能带来立刻的决志或者外在决志的表示。这种解释最早由查尔斯·芬尼大力推广,但到了第二次大觉醒结束前已经成为了美国福音派绝大多数的共识。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劳克林甚至竟然说,到了十九世纪中叶,这种神学已经成为美国整个信仰体系的主流(第277页,中文版第240页)。

因此,复古主义诞生了。可以肯定,奋兴运动在真正复兴的土壤中长大。然而这种奋兴运动的新做法彻底有别于之前复兴的观点,奋兴运动如此快速地取代了复兴。一场“复兴”变得等同于一场设计好促进复兴的聚会。不像以往几代人,1830年以后福音派获得了能力,可以这么说,把复兴在日历上提前了几个月。

这种复兴的目标是争取尽可能多的立刻决志成为基督徒。因此,对虚假归信可能性的警觉从福音派意识里销声匿迹了。很少有人问他们的新举措是否只是可能产生了像真门徒一样多的假归信。

牧师们的七个教训

显而易见,要知道我们如何从19世纪30年继承代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想当然地传福音的做法,这并不用费劲。无论我们是否正在考虑在体育馆里搞大型布道会,或者是要变成寻求每个主日重现这样氛围的教会,都继承了这样的做法。

然而,正如默里在这本书的最后一章正确指出的,这种类型的奋兴运动及其神学支持了代表一系列背离圣经的归信教义及传福音的圣经实践。因此《真正的复兴》应该激励我们批判地回应并且谨守我们的教会和我们布道的做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里有从书中而来的七个教训,应该是与牧师们特别相关的。

第一,不要混淆向内改变的外在行为。

首先,不要混淆向内改变的外在行为。穆里首先写到“到祭坛前面来”,

起先没有人宣称视之为归信的方法。但很快,不可避免地,回应“到祭坛前面来”就与归信相混淆了。人们听道讲道人迫切地恳求他们上前来,与恳求他们悔改相信一样迫切。(第186页;另参见第366页)

走过过道作“决志祷告”并做任何一系列的其他活动,却没有归信,这是有可能的。

然而,不采取那些任何特定外在的步骤而归信,这也是有可能的(当然,尽管归信总是会表现出可见的果子)。

因此,牧师们不应该谈论任何外在的行为,好像这就能等同于归信了一样。而且他们应该谨慎,避免视二者为等同的布道技巧。

第二,谨防产生虚假的归信。

其次,谨防产生虚假的归信。当然有些人最初声明信心,可是后来被证实没有悔改,这种情况是不可能避免的,但是牧师在传福音的方式上既可以最小化也可以最大化错误的归信。例如,默里引用塞缪尔·米勒的话说,设立“忧伤者之座”(讲台呼召)的做法助长了“肤浅、无知及未受训练的宗教认信者的快速倍增”——那是,错误的归信(第366页,中文版314页)。。

第三,谨慎立即给出救恩的确据。

第三,谨慎对待立即给出的救恩确据。坚忍,正如《新罕布什尔信仰告白》所言,是一个真基督徒的伟大标志(来3:6,14)。信心本身由果子认出——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真的还是假的。(太7:15-27)。然而默里指出新的奋兴派方法实际上是建立在立即确据的应许上的。

然而,那些采用“忧伤者之座”的传道人希望打消那些公开回应者的一切疑虑。正如我们所讲的,这种说法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回应能够确保救恩。如果承认公开回应与悔改归信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那么整个体系都会受到威胁。(368页,中文版在316页)

换言之,新派方法整个的重点在于回应确保救恩。并在此基础上,只是因为人们在聚会结束时上前来,讲道人就立即毫无保留地确保了他们的救恩。

最幼小和最软弱的基督徒可能有得救的确据,但这应基于基督客观性的工作并且有相应结出生命改变的果子。

所以牧师们,谨慎对待立即给出的救恩确据吧。当心别把它置于错误的根基上。

第四,将你的事工牢系在神话语要求的内容上。

第四,将你的事工牢系在神话语要求的内容上。在某些方面,默里的叙述中关键的转折点在于十九世纪早期循道宗把一些新奇的,超出圣经之外的做法——长时间户外营会、确保立刻决志的技巧等等——作为了产生归信的关键中的关键。(第184页)

当然,基督徒在追求圣经没有直接样例的传福音的方式上拥有自由。如果保罗可以租推喇奴的大厅(徒19:9),现今的传福音布道为什么不能租体育馆呢?

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些新方法变成了使命。它们成了灵丹妙药。它们都成规定好的了,以至于人们无法想象没有了这个是否还有人会得救。

反之,将你的信心置于神要你做的事上——传道。信靠神已经赐予你的,就是祂的话语,你需要的就是作一个忠心的牧师。用他给你的工具劳作,并且信靠他会使你的工作结果子。

第五,确保你的神学推动事工实践,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第五,确保你的神学推动事工实践,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默里写到“到祭坛前面来”在浸信会的传播,而浸信会在19世纪早期几乎完全一致地在其救恩论上变质了:

截止到19世纪30年代,这种方式尚未在大多数教会普及。不过,毫无疑问,新的传福音方式所宣称的成功,使浸信会教会接受了这些新措施,并逐渐改动教义加以迎合。(第325-326页,中午版在282页)

在这种情况下,变成了实践引导神学。新派传福音的逻辑在其事工方式中进入了他们的神学体系并重写了DNA。许多浸信会没有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他们不仅违背了自己的神学立场,而且最终丢弃它们。

第六,不要将表面的成功与神的认可划等号。

第六,不要将表面的成功与神的认可划等号。在默里关于保守派与新派冲突的记载中,奋兴主义者经常打出表面成功的王牌(第282页)。正如当时有位牧师有句名言,“永远不要批评神所祝福的。”

就成功争论的第一个问题是,“成功”往往并不总是成功。默里写道,“倘若悔改归信成为人们一时的公开决定,从而出现大批人同时‘信主’的情况,而且能计算出来人数,宗教杂志上立刻报道,那么‘成功’的确会层出不穷,这样的规模也的确是人们前所未见的。”(第283页,中文版244-245页)

可是这些“决志”有多少代表真正的归信?有多少人受洗、加入教会,并开始新的生命?倘若后来这些数字与类似今天方法所产生的数字去匹配,答案可能是,“不是很多。”

就成功争论的第二个问题是,神总是以某种方式来祝福我们,不管我们自己用什么方式。每次神用一个牧师讲道使人归信,不管人的罪和错误,他总是祝福人的工作。所以你怎么能肯定上帝祝福一个事工是因为采用了新方法而不是无论如何祂都会祝福呢?

诚然我们应当期盼上帝祝福讲道及实践都与圣经相符。但我们不能将他的工作简化成“最忠心”就等于“最蒙福”。我们也不能从表面的成功反推神学及实践的正确性。

第七,为平凡而庆祝。

默里写道旧派视复兴为从神而来的恩赐:“旧派从不认为离开了复兴教会就不能开展有效的传福音工作,这样的想法是不符合圣经的。”(第385页,中文版第329页)。这些人深知大多数时间,事工会进展缓慢并且是单调乏味的工作。他们知道“那人撒种,这人收割”。他们“认为上帝总是按着合宜的规模赐下他的祝福,有时候波澜壮阔,有时候则悄无声息。”(第385页,中文版第329-330页)。

所以,最后,不要因为果子熟得慢而气馁。相反,倚靠神来通过恩典的常规手段来做工。为平凡而庆祝吧。

此书堪称经典之作的原因

正如我希望这篇书评所证明的,有许多原因解释了为什么《真正的复兴》堪称经典之作。它篇幅浩瀚,内容密集,甚至还有点凌乱,但是你仍然值得多多地花时间努力阅读它。我推荐所有现今心志高远的教会领袖们,以及任何要问“我们是怎么到今天这个地步的?”的基督徒,都来读它。


翻译:张金星。原文刊载于九标志英文网站:Book Review: Revival and Revivalism, by Iain Murray.

作者: Bobby Jamieson
2016-08-30
书评
三十二期
悔改信主